管理評審是法人組織的最高級別的質量會議,本文分8個方面,全面介紹評審流程和核心要點。
一、概述
首先,介紹一下標準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評審的要求。標準第9.3.1條規定“最高管理者應按照策劃的時間間隔對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與組織的戰略方向保持一致。”
我們來對標準做一個解讀。鑒于時間關系,就不一一對著條文進行解釋了,直接介紹標準要求。
首先,管理評審應由最高管理者(即法人代表、大BOSS)來主持管理評審的工作。管理評審一般是以會議的形式開展的。所以,公司老板組織召開管理評審會議。
第二,管理評審的主要工作是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價,目的是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很多人一直搞不請楚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的區別。
內部審核重點是看有效性,評價體系是否有效運轉。內審有符合性、有效性的問題。
管理評審是將體系作為討論和審查對象,體系的規定是否完全滿足法規標準,是否充分全面,是否對公司預期目標有促進,是否存在阻礙,是否存在可以持續改進、提高的地方。
管理評審工作屬于體系的PDCA的A環節,是持續提高的階段。管理評審的重點是在未來,判定體系是否適宜未來的發展環境。
總的來說,管理評審主要是法人代表和部門負責人的事,相當于廣開言路,聽聽建議,及時發現、處理問題,調整方向。
雖然它跟一般質量管理人員關系不大,但部門的報告還不是由咱們底下的人寫。況且,終有一天你會當上部門負責人甚至法人的。所以,了解管理評審的工作流程及主要內容,還是很有必要的。
管理評審是法人組織的最高級別的質量會議,評價適宜性、有效性充分性,可以和行政總結搞在一起,評審一定要有結論。一般單位首先肯定三性是符合的,但也有不足,然后提出改進要求。
下面,我們重點了解一下管理評審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工作要點。
二、計劃
首先,一般是由質量管理部門制定管理評審計劃(有的公司以通知方案等形式),明確本年度管理評審工作的相關安排,經過管理者代表審核,由法人簽字批準。
管理評審(或方案)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評審時間、評審目的,評審范圍和評審重點,參加評審部門(及人員),評審依據,評審的內容等。
三、管理評審流程
實施管理評審的主要流程:
各部門編制輸入材料,然后通過評審會議,對評審輸入做評議,對存在或潛在的不合格項提出糾正和頂防措施。評審結束后,應編制管理評審報告,并根據要求對評審結果進行改進。
一般公司應制定管理評審控制程序,規定實施管理評審工作的部門職責、工作流程以及需要產生、留存的相關記錄。
四、輸入材料
管理評審的輸入材料,是由各部門根據公司質量管理手冊及相關程序文件,結合質量管理在本部門的運轉情況,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總結和評價性報告。
關于管理評審輸入材料的模板,百度文庫等網絡平臺上有很多模板,大家可以參考。其實最主要的是報告內容要全,要為管理評審會議提供全面、充分的輸入材料,形式并不是很重要。
這里重點介紹管理評審輸入材料中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與本部門相關的內部審核結果;
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滿意度、顧客抱怨等);
過程的績效和產品的符合性(包括過程、產品和服務測量和監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