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設備故障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簡單地說是一臺裝置(或其零部件)喪失了它應達到的功能。
設備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機時間與設備應開動時間的百分比,是考核設備技術狀態、故障強度、維修質量和效率一個指標。
待機的定義:設備在完好的情況下隨時可以投入正常運行。因此,將待機時間歸入運行時間。
設備故障率計算方法
上述三種生產線故障率計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實反映生產線實際運行情況。
方法一統計的是線平均故障率,掩蓋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如掩蓋了生產線上個別設備高故障率的情況,盡管平均率很低,但不能說明該生產線的開動效率就一定高。
方法二也不能真實的反映生產線的真實情況。根據統計各單位設備故障率的情況,以鑄造廠鑄三車間今年1月份的故障率為例,用方法一計算的月故障率為0.33%,但是用方法二計算的結果為8.8%,兩者相差近27倍(當然這跟生產線的設備數量有關),也可能出現短時間內的設備故障率大于100%。
方法三用最大單臺設備故障率代表生產線的故障率,當然能代表故障率對生產線的影響,但忽略了低故障率設備對生產線的影響。最大故障率統計方法較方法一、方法二統計方法在反映故障率對設備開動率的影響有了改進,但如果低故障率的設備較多,反而放大了該線的設備故障率,缺陷也很明顯。
走進方之見課堂 與汽車行業資深顧問一同探討解決方案 敬請期待!點擊下方鏈接獲取 方之見顧問為您打造專屬16949課程信息!
設備故障停機時間及計算方法舉例
設備故障時間:指從發現設備故障開始到第一臺合格品產出前的時間(不包含第一臺合格品加工和檢驗等時間)。
例:某生產線布局如下:
很顯然,設備B和C之間,設備E、F、G之間是并聯的,設備A、(B,C)、D、(E、F、G)、H在整個系統中是串聯的。例:若A設備一個月內停機4小時,B、C設備分別停機5小時、2小時,E設備停機4小時,以每臺設備每日的負荷時間為7小時,該線一個月上班22天計算,則該生產線在這個月中的
設備故障率=【(4+5+2+4)/(7*22)】=9.74%
關于設備故障時間統計的幾點說明
1.故障停機時間:“故障時間累加不重復”,即將生產線作為一個整體,按故障對整個生產線的全局性影響的全部結果統計停機時間,且對生產同一影響的多個同步故障不重復統計。
若每道工序僅有一臺設備,單臺設備的故障停機,視同整條線故障停機,不同時間段多臺設備設備故障,停機時間要進行累加。但同一時間,多臺設備發生故障時,故障停機時間只統計效率損失最大(停機時間最長)的一臺設備故障停機,不重復統計。另外,多臺設備交叉發生故障時,則線設備停機時間需剔除重疊的故障時間。
例:某生產線設備故障停機記錄如下:
若某工序有多臺設備,該工序設備故障時間為不重疊故障時間的累加。例如:某生產線OP20工序有B、C兩臺設備,兩臺設備均發生故障,B設備故障停機時間為9:30-10:00,C設備故障停機時間為9:20-9:50,則該工序設備故障時間為30+30-20=40min。
2.全線停機: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全線停產或一臺設備停導致其他設備停。
3.異常停機:因設備故障引起的,待備件、外委備件等導致的超過48小時的非正常停機,定義為異常停機。若確定為異常停機,則此部分時間要剔除。
4.加班維修時間算作維修時間,但計算稼動率時以當日上班時間內的維修時間為準來計算。
5.若某一天有3個班次,第1、2班次為全線生產,第3班次不是全線作業或有幾臺設備作業(加班),則這一天的故障率只按前2個班次的故障率計算。但也要統計并監控第3班次的單機設備故障率。例:某天為3班生產,1、2班為全線生產,故障率為12%,第3班僅有3臺設備開動,其平均單機故障率為9.5%,則這一天的故障率為12%。
方之見IATF16949課程持續報名中: 方之見顧問客戶這幾年在定制化、多元化培訓需求愈發強烈,因此我們推出了一系列課程,目前涵蓋以下課程系列: 如ISO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與研發、精益制造、人力資源與個人能力提升、營銷與客服、卓越績效評價、采購與供應鏈、生產與物流倉儲、領導力與組織發展、公益沙龍及在線講座等系列。各位如有需求,可隨時聯系您的專屬培訓顧問。 誠邀您參加方之見2021年1-3月課程: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
方之見顧問 深圳市方之見實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9050036號 服務熱線:4008-850-110 E-mail:kcf@kcf.com.cn